主題分享:要如何建立起教會網站

 

面對時代的變遷,許多的教會開始建立起網站,然而卻忽略到順著世界潮流會帶來的影響性,我遇到過許多的網站同工,總是抱著熱心製作網站,但換來的代價卻是,熱心一天一天的消退,熱誠不再,反而衝刺的許多負面的想法,最常聽到的抱怨聲音是辛辛苦苦做的網站,為什麼教會的弟兄姊妹都不捧場呢?一整年度下來,網站的瀏覽人員連一千人都沒超過。

 

過渡的勞累,常常換來的卻是一個不屑一顧的網站,面對自己的辛勤代價,換來的卻是一個冷清的網站,當然不是每一個網站同工都會有這樣的經歷,也有人做出興趣來,甚至經營起一個大型的網路團契,但這畢竟只是少數的人員。

 

然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這樣的辛酸歷程,特別在教會網站一個接一個的出現後,教會的牧師經常都會覺得教會沒有網站,是不是會跟不上潮流,因此經常就會直接找一個對網路有之事及技能的同工,擔當起教會網站建至的工作。很明顯的這個現象,只是為了反應潮流,而產生的想法,一個為了網站而做網站的教會,絕大多數換來的代價就是,折損了一名網路大將,甚至使他害怕建至教會網站,更容易產生對教會的反感。

 

如果曾經瀏覽過大部分的教會網站,很容易發現到大多數的網站都處理死站的狀況,幾個月下來沒有更新任何的內容,相信這些網站在成立之初,都會是會經常更新,但因為日久的勞累於環境的變遷,不再有能力繼續更新網站。

 

還有另外一個例子,教會願意付出人力與資源去執行網站的經營,但面對的卻是花人相當多的人力與資源,卻建立起一個沒有人光顧的網站,絕大多數這種類型的網站,是以網路宣教為負擔而建立,但欠缺宣傳以及連結,變成了一個失落的國度,或許這個往站的內容多麼的華麗,甚至多麼的吸引人,但事實是只是浪費了這些資源,信望愛的千祐稱這些網站叫做孤兒,這個形容此並沒有任何的不妥,在我日前分享中,我稱這些為在祭壇上的供品,單單的獻給神,除了獻上以外要再做其他的用途就困難了。

 

竟然網站處於這樣的環境?那麼到底有沒有需要建至網站呢?如果是向前者所說的幾點,基本上我的答案是不要建製,因為這樣做的代價只是徒勞無功的浪費資源。網站在這個時代中,漸漸變成不可或缺,因此我們要清楚網站的本質是什麼?在以正確的方式建製起一個教會網站。

 

網站往往被人認為是媒體,然而?網路與網站就這個簡單嗎?竟然如此為何網路會興起得這麼快呢?網站他是什麼?是媒體?是工具?還是?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,但不論從任何的出發點來談網路,大致上教會的網站可以歸類幾種類行,分別如下:訊息發佈型、福音宣教型、肢體交通型。

 

訊息發佈型:主要以提供教會發佈的相關訊息為主,在最即時即刻上呈獻教會的狀況,以及各類活動的消息;經營者所需要付的責任,在第一時間中更新教會訊息。

福音宣教行:提供見證福音文章,從事傳福音工工作的網站;經營者所需要付上的責任,需要透過各種不同的宣傳方式,吸引為信者接觸這個網站。

肢體交通型:提供教會會有與會有間一個交通的網路空間,一個虛擬的網路教會,讓會友能在聚會外仍然有密切的交通;經營者所需付的責任,必須維持交通的火熱,創造話題等等。

 

而從E化的觀點思考,一個教會的網站,相當於是教會的實體,網站同時也是教會本身,並非是新增設或是獨立運作的,必須要與教會緊緊連結在一起,不貴是網站設立所要服務的對象,就像教會所需要面對的對象,大致可以分為:教牧、同工、會友、慕道友、友會弟兄姊妹、為信者等,因此再設立網站時首要考慮的是認清教會的本身,並以教會的異象、推動事工相互連結,這樣在資源人力運用上,不但可以節省資源,往往還會再提高教會本身運作的能力。

 

往往我們都是從思考網站的方面去建立網站,往往不能與教會密切的結合,因此在規劃的初期,當以資訊化為前提,以及利用網路的特質「連結與分享」,開始規劃網站。

 

讓網站不只成為一個單一的工作,更是能幫助教牧傳道同工,在牧養上更加的輕省,在即時發現問題的存在,即時的處理,當然除了能幫助牧養方面的工作上,更是提升教會行政運作,而對於會友間能超越時空的距離,更加的緊密連結。

 

網路與資訊並非是難以想像,唯有願意去瞭解他,並擁抱他,使得我們在這世上駕馭的資訊的浪潮,成為資訊的領導者。


陳上智

我的想法是

教會是要成立教會的網路訊息中樞

還是要建立一個公開的網路福音事工

我想這有很大的差別

前者主要針對會友,訊息以教會的講章例證、內部消息、教育建造、事工發展、各項事項公布、資訊交流以及一個開放給會友的意見交流平台為主。代表的站台如CHC

後者則是如建立一個新的教會一般,針對的是未信者,提供的訊息內容必須切近一般人的生活、思想與需要,並且需要應付比前者更多的狀況。所用的人力財力與時間,可能數倍以上於前者。

教會目前的網站是以內部訊息為主,當然可以更好,只是在我的想法裡,若要在教會客觀條件允許下建立起一個長久的網路事工,我個人以為是否先由青年牧區開始?因為以網路使用者而言,大學生以迄30歲以內的族群為最大宗,而目前青年區各小組自建站台的風氣已起,許多的小組都建立了自己的內容,教會如提供一個「總出入口」,就可立即有一個具有使用者和資料的站台,此兩項是網路影響力的兩大因素。並且由此為出發點接觸未信者、新人,亦不失為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法。以義工來管理也足敷需要。

若是以外展性質的網路福音事工而言,則內部必須至少有專責的內容人員及管理人員,因為內容並不能像前者直接來自於內部,故資訊的採集、編寫須有外部的來源,此即造成版權或作者延聘的問題、又如真理的問答也要有一個單一的窗口,以免招致不必要困擾,這都會造成經營成本。

再者,無論是那一種,都會有成本的產生、如空間租賃、程式設計、網頁維護,或是人員的費用,雖然教會的站台是服務性質,但經營成本仍舊產生,並會直接影響運作。不知會議中是否亦會針對此有所討論?

 

個人淺見,敬請酌參

 

 

上智

 

(榮恩註:本文作者為「我們的網站『http://www.oursweb.net/』」站長,本文張貼已得到作者同意)